9月15日钱龙配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广东篇”珠海专场暨劳模工匠进校园示范宣讲活动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举办。800余名师生代表等现场参加活动,活动直播吸引了2万余人在线观看。
活动现场钱龙配资,省总工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袁子雅为五名宣讲嘉宾颁发了“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广东师资库讲师聘书。
嘉宾们以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深情讲述了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执着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故事。
据介绍,“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创新打造的工作品牌钱龙配资,广东省总工会将其作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持续深化,并于今年重点推出广东篇系列活动,通过建设广东师资库、打造思政工作试点、制作思政精品课程、打造“三工”优秀作品、开展劳模工匠宣讲和职工主题阅读活动等具体举措,用心用情讲好广东故事、职工故事、工会故事,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当好新时代新征程的主人翁,当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再建新功。
“我的电气报国梦,始于研制国内首套高原型高压大容量铁路专用电能路由装备。”活动现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珠海万力达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姚鹏分享了自己为研制铁路专用电能路由装备,带领团队从珠海直飞新疆乌鲁木齐,连夜开车穿行在吐鲁番、哈密、库尔勒的多个戈壁滩铁路变电站,晚上赶路,白天在变电所测试、调研,一周内飞行6000多公里、开车2000公里的奋斗故事。作为扎根技术一线的第一发明人,这些年,姚鹏完成了多个重大技术创新开发项目,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广东省劳动模范、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院长陈国凯将大家带入神秘的干细胞世界。“细胞的生长像我们人一样,需要水、盐、氨基酸、蛋白质和各种营养因子,通常需要牛血清、人血小板提取物。”陈国凯带领团队攻关干细胞领域的“星辰大海”,让一粒粒小小的干细胞长成守护生命的参天大树。在显微镜和培养皿的方寸之间,让师生看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未来。
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硕士研究生张晓荣表示,过去在课本上学习“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时,大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听完劳模的现场分享,这些精神变得具体、生动而立体了,“劳模工匠的故事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在平凡中创造非凡,是在挑战中主动创新,是一种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并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南方+记者 许宁宁
通讯员 粤工宣钱龙配资
冠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